這篇文章的內容非常值得看,裡面講到的幾個觀念之前都提到了。
1. 一定要積極防疫,封城是失控時一定會拿的手段。
2. 時間的價值。

這篇提到最重要的觀念
是鐵鎚與舞蹈

他其實說的很清楚,不過還是解釋一下

1. 疫調跟隔離(就是台灣現在做的),一定是要執行的。說的簡單,但是這就看各國的行政,組織跟經驗。台灣先天條件好,政府組織經驗豐富,所以這點非常有優勢。看看德國,他們很早準備,但是因為四周接鄰其他國家,很快就放棄了。

目前還在這樣的國家: 台灣 新加坡 日本

2. 當疫情進入指數期,疫調與隔離崩潰,就要用[鐵鎚],封城。封城的效果可以看到武漢的神奇效果,但是中國經驗對其他民主國家是否可用,一定是有效但是有多有效,要看看。

中國封城的經驗告訴我們,封城到高峰2-3周,下降到很低大約是加倍。所以封城最少4周,6周合理,但是如果沒有辦法像中國這樣力度,大概可能要8周,這就是美國政府說的六周的原因。

目前在這樣的國家: 美國 英國 法國

3. 鐵鎚不可能一值維持(轉頭看看武漢人,你們是例外),所以六周後會打開。由於有效的降低感染人數,病人數量下降,這時候就要採取[舞蹈],就是重新建立疫調與隔離,抑制住大爆發。並持續呼籲人民在維持正常生活狀態下,做好個人衛生,降低人際接觸。

目前在這樣的國家: 韓國

然而,一但失敗,就會再需要鐵鎚,就是封城。

一直周而復始,直到疫苗出來......

4. 至於義大利,就是封城太晚的下場。不要看義大利感染人數少,基本上一定有大量黑數,如果說真實感染人數超過中國是合理的估算。

****

第一波中國韓國結束

第二波歐州美國
可以預期第二波的疫情高峰再3月底到4月中,隨著封城的實施而看到效果。

第三波呢?!
第二波傳出去的攻擊,是全世界的。從各國確診暴增可以看出來。

根據這病毒的感染力,從傳入到真的進入明顯的指數期,需要數周時間,大概需要3-4周,除非遇到像是韓國的天災(宗教)。

所以三月底到四月初,可以看到沒擋住的國家進入第三波。

但是現在不管爆出多少例,都只是擔心,沒有到需要恐懼。現在還在考試期,真正成績單公布是四月初。,馬來西亞因為遇到天災所以自動申請補考(封城),菲律賓自知國力弱,也自動申請補考。

台灣目前疫調跟診斷體系都還有餘裕,政府知道真實的狀況,這跟剛剛開始檢查的美國跟崩潰的義大利不同。時中老神在在還是有道理的。

現在在大考期,不要掉以輕心。減少傳播與接觸。

工作照做,生活照過,但是盡量做到一個公民的責任。

四月初再來看吧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0
There is 1 fact-checking reply to the message
Pei-Chi Lo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personal perspective
originally written by Pei-Chi Lo
1.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圍堵(ex.疫調隔離)」、「減災(ex.封城)」措施的差異與採行的國家。鐵鎚與舞蹈的形容、疫情變化與時間點的預測,皆屬作者個人意見的評論。
 
2.不過可留意,圍堵與減災措施並非絕對的二選一,例如文中舉例的英國,雖然以減災的增加社會距離措施為主,但依然有接觸者隔離等圍堵措施。
 
3.關於台灣是否應由圍堵進入減災措施,前疾管署長郭旭崧等皆有多元觀點。

Opinion Sources

2020年3月9日WHO記者會-幹事長開場說明圍堵與減災「不是」二選一,二者皆重要,各國應依各自疫情決定比重:
https://www.who.int/dg/speeches/detail/who-director-general-s-opening-remarks-at-the-media-briefing-on-covid-19---9-march-2020
 
英國NHS-隔離措施:
https://111.nhs.uk/isolation-note/

2020年2月25日前疾管署長郭旭崧投書-認為台灣應改變防疫策略,從圍堵進入減災為重: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00225005145-262105

2020年3月15日十七所寫的「英國和美國對抗COVID-19防疫策略的不同」,亦有更多國家防疫策略不同觀點:
http://bit.ly/39WBnwS

Get an isolation note - NHS website

Use this service if you have been told to stay at home because of coronavirus and you need a note for your employer. This service is only for people who: have symptoms of

https://111.nhs.uk/isolation-note/

郭旭崧》圍堵過後 - 觀點

猶記得2月初,陳建仁副總統已提醒病毒可能逐漸流感化成為持續性的傳染病,相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早已意識到,現階段該是改變防疫策略,從圍堵改為減災的時候。只因擔憂社會大眾對社區傳染的恐慌,調整策略換來防疫破功的責難,就像世界衛生組織擔心恐慌,正糾結於是否要宣布疫情全球大流行。 其實包含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台大公衛所教授詹長權、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等防疫前輩都已表明,有沒有社區傳染已經不是現在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00225005145-262105

英國和美國對抗COVID-19防疫策略的不同 @ 千羽宗次郎的科學小窩 :: 痞客邦 ::

這一篇是神聖帥強的十七,為了最近英國和美國對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不同防疫策略所寫的討論。因為太有參考價值了,徵得十七的同意後,重新排版並校稿,讓大家實際進入這兩個國家防疫的思考模式,並且去想想台灣的防疫走到哪裡了。 關於英國和美國的防疫策略,有一些非常值得探討的地方。以下是我的簡略說明(除了台灣之外,這兩個國家我最熟悉,所以只針對他們來解釋):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兩個國家對抗CO

http://bit.ly/39WBnwS

The content above by Cofacts message reporting chatbot and crowd-sourced fact-checking community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CC BY-SA 4.0), the community name and the provenance link for each item shall be fully cited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