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癌症的調理)

~瘤可以和人共存?首先要保住癌患者的陽氣,不要讓病人繼續消耗,然後再想辦法把腫瘤慢慢縮小,使病人暫時和腫瘤共存。
只有等到病人陽氣旺了,就可以攻下,把腫瘤打敗。所以腫瘤需要很長時間的調理。

現在國外的有些西醫,對放療、化療問題,都開始反思了。
《參考消息》登過:美國做過一個試驗,給一部分六十五歲到八十歲年齡段,正常死亡的老人做屍體解剖。
解剖的結果,這些人全部都有腫瘤,有的腫瘤有拳頭那麼大,十公分左右。
但是本人在生前没什麼感覺,一直到死都没發現自己長了腫瘤。
這就說明腫瘤可以和人共存,只要不驚擾它,它也不會危害身體。
如果越是對它採取一些對抗措施---放療,化療,手術……
反而促使它很快擴散。

~腫瘤經過手術,還可能擴散?
西醫學從微觀的角度,找了一下最基本的原因。
研究結果是:這幾種方法,刺激人體以後,病人體内生長了一種叫異常生長因子二號的東西。
這個東西一旦抬頭,腫瘤就通過淋巴系統、血液系統等各個系統向全身擴散。
因此現在國外基本上都不主張做放、化療了。
尋找替代療法,不損害身體的療法。

腫瘤,因為它長在體内,對五臟六腑的損傷過大,因為癌症不是病,有的人可以活得好好的,有的被西醫的對抗療法折騰,就算搶救過來了,不久也死去了。

因為西醫的放、化療,讓病人陽氣更虛,這時再採用其他療法,往往太晚了。

好多病都不是馬上就得的,往往當發現的時候,整個五臟氣血,都損傷得很嚴重。
所以人體内的陽氣是將軍,養生就是養陽。

腫瘤治療應遵循(病證衝突當從證)原則。
即當辨病與辨證發生矛盾時,要毫不猶豫地(捨病從證)。
(意思是捨症狀,從病因)
若套用西醫診病病症,則是速其死也。

~得病的原因?
1. 人身各處,但凡一處陽氣不到,便是病!
《素問·生氣通天論篇》: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陰陽的關係不是對等的,陽氣是主要的,陽主陰從。《黃帝内經》强調,(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氣失于敷布,陰寒得以凝聚是腫瘤的基本病因病機。

人之陽氣的多少取決于脾胃。
元陽雖藏于腎,但要后天脾胃的滋養。
元氣升降出入的運行,也依賴脾升胃降的斡旋之能。
西醫說的免疫系統功能,可以與中醫的脾勉强對應。
大家都知道,免疫系統是人體對腫瘤的最後一道防線。換言之,脾胃虛寒是易於發生腫瘤的體質類型。

2. 寒濕為患,十佔八九
損傷人體陽氣者,寒濕之邪最重,陽氣受損則易形成陰證。
《素問·舉痛論篇》:寒氣客于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澀)不得注于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疾。

已經明確表示(因寒而成積)。
《景岳全書·新方八陣》:夫寒之為病,有寒邪侵于肌表者,有生冷傷于脾胃者,有陰寒中于臟腑者,此皆外來之寒,生于無形無響之間,初無所感,莫測其因。

(張景岳)總結(寒)的成因:或因禀受,可因喪敗,以致陽氣不足,多見寒從中生。
人體的津液精血,靠陽氣的推動才能運行,寒濕傷陽則津液精血的運行緩慢甚至停滯,易于形成瘀血、痰濕、食積等有形之邪。

(有形之邪)又會阻礙氣機,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腫瘤患者,除腫瘤本身表現出的諸多症狀以外,多數表現為口不渴,或渴不欲飲,或喜熱飲,手足厥冷,小便清長,大便溏,舌色淡或暗紫,舌體胖大,苔白膩而潤,脉沈細或緊硬,等一派陽虛陰盛之象。

有的腫瘤患者有口渴煩熱、惡熱、喜涼飲食、持續高熱或低熱不退等現象,此為假熱或標熱,不能把它作為辨證用藥的唯一證據而恣用寒涼藥。

這種假熱,源于真寒,寒主收引,阻遏氣機,氣機升降出入受阻,鬱而化熱。
此時再用寒藥清熱,無異雪上加霜,則犯虛虛實實之戒。

3. 情志内傷
《素問·血氣形志篇》:暴憂之病也。
《素問·疏五過論篇》: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内生,名曰脱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併。
《外科樞要》:肉瘤之生,始于(鬱結傷脾)。

腫瘤患者中,大多數人有情志事件的刺激,有的病人治療後效果不錯,但由於精神的刺激又使病情加重。
憂恚則氣結,氣結則陽氣不通,陽氣不通則出現在何臟、何經絡----
則腫瘤就有可能發生在該處。

~癌症調理方法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顧護胃氣為(第一要領)。
《素問·血氣形志篇》: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

腫瘤患者大多數人已病入三陰,顧護胃氣尤為重要。
在中藥的劑量上應把握準確,特别是在實施汗、吐、下法,及應用寒涼之品時,尤當注意。

放、化療及手術後的晚期患者,每見納呆、腹脹、體倦乏力、便溏或便秘等胃所衰敗之症。

很多患者不是死於腫瘤,而是死於胃所衰竭或其他器官衰竭。
胃自衰用理中湯;火不生土用附桂理中湯;濕濁盛者芳化,理中湯加蒼术、藿香、白營蔻仁、佩蘭、砂仁之屬;土壅木郁、木不疏土用生黄芪、桂枝尖。

張景岳:人之飲食在胃,惟速化為貴,若胃中陽氣不衰而健運如常,何酸之有?使火力不到,則其化必遲,食化既遲,則停積不行,而為酸為腐……必漸至中滿痞膈泄瀉等症。豈非脾氣不强,胃脘陽虛之病,而尤認為火,能無誤乎?

健中焦必補火,對於脾胃陽虛的人,當以理中或附子理中劑補脾陽,扶助胃陽,及早消除寒凝是最主要的。

《脾胃論》:大抵脾胃虛弱,陽氣為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升。脾病則下流乘腎,土克水,則骨乏無力,是為蝕骨,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地,是陰氣重疊,此陰勝陽虛之證。
大法云,汗之則愈,下之則死。

若用辛甘之藥滋胃,當生當浮,使生長之氣旺。言其汗者,非止發汗也,為助陽也。
中焦為上、下之樞,升降之本。

《四聖心言》:其上下之開,全在中氣,中氣虛敗,濕土湮塞,則肝脾遏陷,下竅閉澀而不出,肺胃沖已逆,上竅梗阻而不納,是故便結而溺癃,飲礙而食格也。

中焦阻隔則上下不通,當運中土以溉四旁,理中合半夏、秫米、砂仁。腹脹,虛者,塞因塞用,補大氣,理中加黄芪、砂仁,忌一切行氣破血之品;
實者,通法,大黄附子細辛湯加減,即温下。

無論腫瘤發生在何臟腑,只要有脾胃虛寒的症狀,只能先顧護中氣而捨其他。
無論中、西醫,無論用寒用熱,都應在不傷胃氣的基礎上治療。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3
There are 0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No response has been written yet. 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a healthy skepticism towards it.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The following is the AI'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message, which we hope will provide you with some ideas before it is fact-checked by a human.
閱聽人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地方: 1. 訊息中提到的治療方法:訊息中提到的治療方法主要是中醫的觀點,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