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子隨筆》台灣的高等教育與論文抄襲
作者/薛中鼎
2022-07-12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說:“很多問題,只要憑藉常識與邏輯,就能知道正確的答案”。台灣的情況更有趣,我發現的規律是:“台灣的事情,只要是往壞的地方想,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

那年,我結束了在北京的工作,在朋友引介之下,在台灣某大學,任專職副教授。

我一直在企業界工作,不算是“正統學界”的人士,我也沒有所謂的 SSCI 期刊論文著作。我在企業界工作多年經驗,讓我認識到,管理學界的論文,與企業實務,根本是兩回事。

總之,我任職的學校,是所謂的“後段班”大學,與“跑抄公”林智堅獲得碩士學位的“中華大學”,是同一個級別。

我那幾年任教經驗,讓我充分認識到,台灣的大學教育,都在玩些什麽“鬼把戲”。

1.大學教育的演化

早年台灣的大學教育,各個學校的“分工特色”是很清晰的。

當時的台大,是綜合大學;中興大學是農業大學;成大是工科大學;政大是國民黨“中央政治幹部學校”的延續,是培養政治幹部的大學;師範大學,是爲了替台灣培養師資。

所謂的專科,是爲了培育“專職人才”。當時的臺北工專(現爲臺北科技大學),為台灣的製造業,培育了很多人才;而銘傳商專(現爲銘傳大學),爲台灣企業提供了,稱職的秘書行政助理人才。

這些專科大學的畢業生,都能學得一技在身,無需擔心就業問題。

兩蔣政府,規劃台灣未來發展,大陸的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在台灣復校。當時的清華大學,具有國防任務,甚至要研發與核子彈有關的科技;交通大學,則以民生實業為目標,尤其致力於電子半導體科技。

清華與交大在新竹復校,配合當時的十大建設,南北高速公路、桃園機場、新竹科學園區、乃至於新竹的工業技術研究院、龍潭的中科院等。這些建設,都有清晰的連結性、總體性、與前瞻性。

當年的高等教育,既有個體分工,也有總體效益考慮,爲台灣的經濟與國防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兩蔣之後,李登輝主政,李遠哲掛帥,實行教改。教改的一個主要精神,就是强調人民有《受教權》。

實行教改之後,台灣廣設大學。據我所知,目前一共有 167家大學,可以授予大學學士學位。在台灣任何的地點,以十公里為半徑圈地,就一定可以圈到某家大學。台灣的大學密度,居世界第一。

大學太多了,各個大學的辦學特色與目標,只能以“渾沌不清”四個字來形容了。

更準確的説,台灣大多數的大學,其實都是“學生在混學位,老師在混薪水”。

2. 我的一些經驗

台灣教改,强調人民有《受教權》。主張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接受大學教育。

爲了幫助學生能讀大學,政府也訂定了“助學貸款”的辦法。學生只要拿到了學校的在學證明,就可以到台灣銀行,申請助學貸款。

因爲大學太多,學生進大學,變得極爲輕鬆。有人説,“七分進大學”,或是“大學錄取率,超過百分之一百”,都不是笑話。

我在任教授時,只要有個身份證,就可以進大學了。學生拿著身份證與學校給的在學證明,可以去辦助學貸款。隨隨便便混個四年,就拿到大學學位了。

一年貸款十萬元,四年畢業,共欠台灣銀行四十萬元。四十萬元貸款,換了張沒什麽價值的畢業證書。很多學生,到了三十幾歲,銀行助學貸款都還不清。最後也只有靠政府出面協商,“注銷銀行壞賬”,結案了事。

我在此說幾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

2.1校長的教誨

某次學校期末考剛過,老師還沒有送出成績,學校召開了全校校務會議。全校老師都要參加,校務組會來點名。

校長苦口婆心的跟全體老師們説了一句話,我印象很深。

校長説:

“各位老師,如果因爲你們出題不當,造成學生被當,你們一定要再給學生一次機會。”

校長是個好人,他有他的難處,我對他沒有任何不滿。我很清楚,如果老師把學生當了,對學生不好、對老師不好、對校長不好、對學校也不好。

造成學生被當,其實不是“出題不當”的問題。因爲不管我出什麽題目,結果不會不同,很多學生一樣答的很差。

所以不是“出題不當”的問題,而是“給分不當”的問題。

解決之道,就是不管學生如何答題,一概給高分就好。

我注意到,系上有位老師,給學生打的學期成績,大多是給了“一百分”的滿分。

學生“評鑑”老師,也同樣會給他高分。系裏給這位老師的“考績”,也挺好。

我想後來很多老師,都會走上這條路。

2.2 學生很忙的

我剛到學校任教,教的是“國際企業系”二技專職班的同學,也就是三年制專科畢業的,到大學再讀兩年,就可以得到大學的學位。

這班同學,大多已在就業。他們再回大學的目的,是要提升自己的學歷。他們的心態,與“跑抄公”林智堅,應該差不多。

我當時教的是畢業班。我想象,既然是“國際企業系”的畢業班,總該讀讀英文吧。於是我挑了一篇英文文章 “McDonald’s in Moscow”(探討麥當勞在莫斯科開店面臨的問題與應對),請學生閲讀,並且寫個報告。這篇文章不長,只有一頁。

過了兩天,教學組長打電話給我,要找我談話。我沒有想到的是,他告訴我,有學生打電話給教學組,說“他們很忙,老師給他們的課業壓力太大”,希望教學組長能幫忙反應。

既然學生强烈反應了,我也無話可説,撤回了我給的作業。

後來學校成立了“企管碩士班”,我再試了一次,拿出一篇英文文章,請他們讀讀看。我發現,英文文章的第一段句子,帶有複合子句的英文句型;外加兩三個生字,學生就無法消化了。

從此,我不再請大學生,或是研究生,閲讀英文文章。要求他們讀英文,太强人所難。

2.3學生的想法

我也會跟學生談談他們的想法。有次我問學生:

“你們沒興趣上課,爲什麽要花這麽多錢,花這麽多時間,來讀大學?這張文憑,我看對你們,也不上幫什麽忙。”

“老師,我知道這個文憑沒什麽價值,可是大家都有,我沒有更糟。現在連在機場推車的,都需要大學文憑。”學生說。

另一次在麥當勞,我跟學生聊天,問學生對學校的看法。學生的回答很直接。

“我到學校,就像是到麥當勞點套餐。我付錢,學校提供套餐。”

“老師就像在櫃檯賣套餐的服務生?”我指著櫃檯問他。

“我是這樣想的。”學生説,似乎爲自己的直言,還略感靦腆。

我笑了笑,沒有再説什麽,明白了他們的想法。

還有一次,我看學生一上英文課,就趴在桌上睡覺,我就問他:

“你爲什麽不努力一下,也許可以學到點東西?”

“我從國中開始,就決定對英文完全放棄,再也不想學了。”

“爲什麽要放棄?”

“沒興趣,學也學不會。”學生理直氣壯的說。

2.4. 我的感想

我在學校任教,明白了一些事。我任職的學校, 最早的名稱是“某某工專”;後來升等了,叫做“某某科技學院”;後來又升等了,叫做“某某科技大學”。

早年報考的學生多,學校少,學生的相對程度還好。學校在不斷升等的同時,學生的水準,也在急速下墜。

到了後來,學生的程度,只能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一篇完整的文章,都寫不出來。英文大概只限於念念26個英文字母,其他的無法要求。

台灣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名稱越來越“好聽”,内涵越來越“糟粕”。外在的制服,穿的是越來越“漂亮”;内在的體質,卻是越來越羸弱。

系上經常開“系務會議”。“系務會議”永遠只有兩個重點。一是如何應對教育部的“大學評鑑”;一是如何得以順利“招生”。

教育部的“大學評鑑”極爲重要,評鑑甲等,學校可以獲得升等,學系可以擴大招生名額等。評鑑不好,可能會被迫“減招”,乃至於被迫“裁系”。

我任教數年,“系務會議”從來不曾討論過,如何真正做好教育工作。

爲了應付評鑑,系上經常造假,胡説八道。譬如畢業同學的就業率,平均薪資等,都是在隨意編寫,反正沒有人會去查核,也無法查核。

再舉例説,教育部鼓勵學校召開“國際會議”,並且可以申請經費補助。學校就請旅行社找了菲律賓的朋友,談談菲律賓的旅游景點,將有關文章匯編成冊,就算是“很成功”的召開了一場“國際會議”,可以向教育部請領經費了。

幾年下來,我對台灣的高等教育界,已是毫無敬意。最後,我決定不再跟著學校瞎耗,選擇辭職不幹。

我的大學任教經驗,已是十多年前了。近年來,少子化問題,比以前更爲嚴重。我相信台灣高等教育的問題,與我那個時候相比,今天只會更壞,不會更好。

我離開教職時,寫了兩句話明志:

“願以牛勁開新頁,不把鷄肋度餘生”

3.談《跑抄公》林智堅事件

關於近日喧喧嚷嚷的《跑抄公》林智堅事件,我依據我自身的高教職業經驗,邏輯推理,加上多方面的觀察、了解與認知,我可以確定,事情發展,是符合一個簡單而準確的規律的。

這個規律如下:

“台灣的這類問題,只要是往壞的地方去想,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

所以,我對《跑抄公》事件的解讀是這樣的:

1)林智堅的碩士論文,其實不是“抄襲”,而是找他的助理“複製”加“剪貼”。他自己根本就沒有花時間,好好閲讀他的論文。論文口試,就像是在茶館泡茶聊天。所有的口試委員,都不是“外人”。林智堅相信,他這樣拿學位,風險很低。不會有人真正追查他的論文内容。就算有人追查,他可以運用他的政治關係,擺平問題。

2)所謂的中華大學與台大國發所,其實都是在“量販”學位。指導教授,也無非就是拿學校的學位,來做“交易”。其中規律是,我護航你拿學位,你要懂得“尊師重道”,要懂得適時做出回報。

主子照顧後輩,後輩要效忠主子,這是個很容易理解的雙邊關係。

3)整個系所,多少有點幫會的味道。只要是這個系所畢業的,就應該相互提携,親愛精誠,互助共榮。

4)系所的首腦,要負責打點好與政府高層的關係。譬如中華大學的首腦,是民進黨發言人,打點政府高層,得心應手。台大國法所的首腦,是塔綠班政府國安局長,負責全國國安。

首腦可以通天,學生自然恭順撫貼。一個人指導幾百個碩博士,隨意剪貼複製,就有如在高速公路順次開車,各個依時到站,通暢得很。而且前車與後車之間,如生產流水線,講究效益,一個接一個,不留空檔。

5)中國字“黨”者,“尚黑也”。換句話説,所謂的“黨”,就有“黑道”的含意。這次“跑抄公”被抓到了紕漏,黨主席、行政院長、國安局長,所謂的“一國三公”,通通跳出來,不問是非,就是要幫“跑抄公”護航,充分展現了這個黨的 “黑道本性”。塔綠班的精誠團結,令人佩服。

6)這個具有濃厚“黑道本性”的民進黨的護航策略,很清楚。可以分四項説明:

第一,移轉問題焦點,把“抄襲是非問題”,移轉為“政黨口水問題”。

第二,塔綠班的一國三公,總統、院長、國安局長、傾巢而出,以官大權威大的聲勢,集體為“跑超公”造勢護航,是採取了以“權”與“勢”,來壓制對手的策略。

第三,大力報導新的新聞,譬如安倍被刺的新聞,來稀釋掩蓋“跑抄公”林智堅欺世盜名,矇混學位的新聞。多來幾次,就沒事了。

第四,選舉在年底,民衆一般善忘,只要能撐過一陣,也就沒事了。譬如説萊豬進口案,當時塔綠班信誓旦旦,一定會追蹤萊豬的銷售通路走向。風潮過了,塔綠班也就安了。現在已如塔綠班所願,每個人都在悶聲不響的啃吃,來自於各個管道的萊豬,再也不聞異聲。

4.結論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說:

“很多問題,只要憑藉常識與邏輯,就能知道正確的答案”。

台灣的情況更有趣,我發現的規律是:

“台灣的事情,只要是往壞的地方想,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

大家不妨注意檢驗一下,我的規律,是否正確。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0
There is 1 fact-checking reply to the message
Lopi mark this message contains misinformation
originally written by Lopi
(1)原文刊登於優媒體,為作者薛中鼎2022/7/12日的投稿,參考[1]
(2)文章前文引用笛卡兒的話,這一部分為假。其他內容是個人意見,不在查核範圍。
(3)前文引用笛卡爾的話《很多問題,只要憑藉常識與邏輯,就能知道正確的答案》,經查笛卡爾並沒有這樣的說辭。可以找到的是對笛卡爾的三大觀念(可靠的天賦觀念,不可靠的感覺觀念,和虛構的心靈觀念)的曲解。笛卡兒的天賦觀念只有包括幾何學、邏輯推理等等,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觀。平常的社會問題屬於不可靠的感覺觀念,和虛構的心靈觀念,每個人的意見推論不盡相同,必須以開放的胸襟廣納不同的意見 來思考檢視問題。參考[2][3]

References

[1]薛子隨筆》台灣的高等教育與論文抄襲https://umedia.world/news_details.php?n=202207112240208468#202207112240208468
[2]René Descartes > Quotes
https://www.goodreads.com/author/quotes/36556.Ren_Descartes
[3] https://m.xuite.net/blog/s9091002/logic/

René Descartes Quotes (Author of Discourse on Method and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337 quotes from René Descartes: 'I think; therefore I am.', 'The reading of all good books is like conversation with the finest men of past centuries.', and 'Cogito ergo sum. <i>(I think, therefore

https://www.goodreads.com/author/quotes/36556.Ren_Descartes
There are 1 reply deleted by its author.

The content above by Cofacts message reporting chatbot and crowd-sourced fact-checking community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CC BY-SA 4.0), the community name and the provenance link for each item shall be fully cited for further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