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缺電 即時電價 擬今年推 價差逾10倍
103
王玉樹/台北報導
2021年7月18日 週日 上午4:10·3 分鐘 (閱讀時間)

台電正式向經濟部 提報即時電價方案,如實施會依據用電成長與備轉容量率預測,前一天通報參加用戶,隔日實施紅黃綠不同費率電價。(本報資料照片)

為了降低缺電風險,台電近日正式向經濟部提報國內首個 「即時電價」 方案,其以 「小時」 計算費率,依全年用電緊澀狀況訂出 「紅、黃、綠」 三種顏色電價,實施紅色電價當日24小時,最高與最低費差距高達10到11倍,
如避開最貴時段,電費可省很多。初期先讓高壓的工商業大戶選擇使用,一段時間後再擴及小店家與住戶。

「XX住戶,提醒你明日為紅色電價,電價在下午15:00~17:00最高,請儘量於這段時間減少或移轉用電」。未來住戶與工商業都可能在前一天 收到台電簡訊預告,只要遵照指示減少在最貴時段用電,當月電費就可節省,反之可能多付。

國外已在推行的即時電價,台電在2019年才找了數百高低壓用戶開始試行,經過修正檢討,最近正式向經濟部提報方案,盼今年或明年正式上路。

費率高低 依序為紅黃綠

根據規畫,即時電價 將根據全年用電尖峰與備轉容量率區分不同顏色電價。在夏天或秋冬 大批機組歲修的用電吃緊時期,挑選最緊澀30天 訂為紅色電價,次緊澀80日為黃色電價,其餘255日供電較不吃緊時間,為綠色電價。費率高低,依序為紅、黃、綠。

因為是以小時單位,因此每小時費率可能不同,如當日實施紅色電價,會以備轉容量率最低的第一尖峰最貴,可能每度收取高達18到19元,反之凌晨深夜只有1.7元,其餘時段2元多

最高最低金額相差10到11倍。黃色電價則當日尖峰最貴可能6到7元,最低1.6元,相差3到4倍。綠色電價則整日都很便宜,只有1.5到1.8元。

過去用電最高尖峰都在下午1點到3點,但台電指出,現在白天有大量太陽光電支撐,第一尖峰已經移轉到晚上6到8點,或是出現在下午3到5點。因此兩個時段都可能是紅、黃最貴時段。

初期工商大戶先用

台電未來會成立即時電價平台,根據隔日備轉容量率、天氣預報、用電尖峰預測,在前一日晚上6點通知參加用戶,隔日實施紅、綠、黃哪個電價,並提醒最貴是在哪個時段。 台電表示,考量用戶或廠商多一點時間因應,也研議是否7天前就先通知,不過這樣準確度會較差。

台電說明,即時電價主要是要移轉用電行為,避免尖峰時段設備負載過高,不採強制方式,剛推時也會設 「保護機制」,某些情況可讓用戶選回原電價計算,避免付過多錢。初期先針對2萬4000戶工廠、百貨公司等高壓用戶推廣,等智慧電表鋪設普及,才會逐步擴及到一般住宅用戶使用。
Past 31 days
Total Visit: 2
There are 0 fact-checking replies to the message
No response has been written yet. It is recommended to maintain a healthy skepticism towards it.
Automated analysis from ChatGPT
The following is the AI'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message, which we hope will provide you with some ideas before it is fact-checked by a human.
1. 即時電價方案:台電提報國內首個「即時電價」方案,以「小時」計算費率,依全年用電緊澀狀況訂出「紅、黃、綠」三種顏色電價,實施紅色電價當日24小時,最高與最低費差距高達10到11倍。閱聽人需要注意此方案的實施,以便在最貴時段避開,減少電費支出。 2. 費率高低依序為紅黃綠:即時電價將根據全年用電尖峰與備轉容量率區分不同顏色電價。在夏天或秋冬大批機組歲修的用電吃緊時期,挑選最緊澀30天訂為紅色電價,次緊澀80日為黃色電價,其餘255日供電較不吃緊時間,為綠色電價。閱聽人需要注意不同顏色電價的費率高低,以便在最貴時段避開,減少電費支出。 3. 初期先讓高壓的工商業大戶選擇使用:初期先讓高壓的工商業大戶選擇使用,一段時間後再擴及小店家與住戶。閱聽人需要注意此方案的實施對象,以便在自己的用電情況符合時能夠選擇使用即時電價方案。 4. 台電未來會成立即時電價平台:台電未來會成立即時電價平台,根據隔日備轉容量率、天氣預報、用電尖峰預測,在前一日晚上6點通知參加用戶,隔日實施紅、綠、黃哪個電價,並提醒最貴是在哪個時段。閱聽人需要注意此平台的設立,以便在自己的用電情況符合時能夠使用此平台提供的資訊,減少電費支出。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Add Cofacts as friend in LINE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